实际上,OK镜在国内市场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在1998年,OK镜被首次引进国内,但很快就遭受重创。
由于早期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加上验配、后期诊疗不到位,导致诸多医疗事故。2000年,全国多省市出现因配戴OK镜引发角膜受损、溃烂甚至近乎失明的病例,并引发大量诉讼。
2001年3月,OK镜作为反面案例登上央视315,到了当年6月,国家药监局将OK镜纳入“三级医疗器械”管理,生产、经营、验配等环节均要受到严格监管,这一系列举措使得OK镜一度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直到现在,这场风波对OK镜行业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甚至“OK镜在国外被禁用”等失实说法依然在流传。
回过头看,2000年的风波导致直到今天监管层面对OK镜的管控都分外严苛。
2005年,欧普康视旗下的“梦戴维”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OK镜产品。此后6年,都没有任何新产品获批,直到2011年,才集中审批通过了5家境外品牌OK镜。
截至目前,共有11家企业包括8家境外企业、3家内地企业的OK镜产品获批上市。2019年以来,共有3款产品获批上市,监管部门明显加快了OK镜产品的审批进度。
实际上,官方对OK镜的积极态度,在近年来也在变得更为明显。2021年10月,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及解读,明确提出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减缓近视进展时的相关建议。
而2022年6年,业内流传的一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关于征求角膜塑形镜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和操作规范意见的函》中,取消了针对角膜塑形镜验配机构“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的要求。
OK镜这么贵,价值在哪?
首先说下OK镜的用途,其实最早OK镜(角膜塑形镜)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给不愿意戴眼镜或隐形眼镜的成年人用的一种矫正方法,但后来发现角膜塑形镜对儿童有近视控制作用,所以现代角膜塑形镜多用于儿童做近视控制。
而有没有必要戴OK镜是一个综合的需求问题,OK镜虽说不是小朋友的专利,但是相对于眼球已经发育完善的成年人来说视力会趋于稳定,一般来讲近视程度不会有很大的发展。从近视的控制角度来讲是没必要配戴的。所以OK镜的主要作用人群还是未成年人,青少年在发育期,眼轴就会像身高一样“长个”眼轴会随着身体的发育而变长,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增加300度左右,这就导致青少年的近视大多数是轴性近视也就是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角膜塑形镜是目前临床验证过的控制近视增长的方法之一,也是国内目前最主要和被批准的控制近视的手段。
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的危害是完全两个不一样的概念。高度近视会带来更多眼底病发症的风险,比如视网膜穿孔、脱落,高度近视的人定期体检的时候专家都会说避免剧烈运动,就是防止视网膜的穿孔、脱落,比如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等,这些眼底的并发症绝大多数目前是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措施,对视觉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这也就是这两年国家加大对青少年近视关注的原因。这也是角膜塑形镜的价值所在。
来源:市界,宁德康视眼科,子 弹财观
发表评论